2025年6月21号,内蒙古自治区两个联合工作组发布的一则通报点燃了大家对于教育公平的集体焦虑,通报确认演员那尔那茜在2008年高考报名中存在材料造假行为。
她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却从未在该校就读且没有学籍记录。虽然她的户籍在呼和浩特市,但是实际受教育地疑似在北京,涉嫌通过虚假学籍获取高考资格。
而她的影视作品商业代言全部终止,恐怕需要付上亿违约金。
特权迷宫这一通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千层浪,而在舆论漩涡中的那尔那茜,这位因《封神》中邓婵玉一角而一炮走红的演员,说家里从荧幕明星跌落成教育公平的破坏者,
展开剩余89%那尔那茜的事情从被爆出来到现在官方通报出来已经发酵了很长时间,但是关于她的热度可没有下降。
这次的官方通报向我们解答了一直以来都4个疑惑。
第一点是那尔那茜的高考报名问题,那尔那茜1990年随着他的父亲落户在内蒙古,在2011年又随着他父亲迁出内蒙古,2008年的时候那尔那茜的户口还是在呼和浩特市,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但是实际没有该校的就读经历和学籍,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根据之前她被爆出来的料,那尔那茜应该是在北京就读,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北京市第十一学校,这个学校可是北京有名的重点中学,被称为“清北摇篮。”
她拥有这么优质的教育资源却还要占据内蒙古这种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高考名额。
第二点是她所通过的内蒙古委培班的是不是专门为她设计的,上海戏剧学院“内蒙古委培班”并非网传的仅1982年,2008年两届,而是1982年首年办立之后,2007年重启协议,一直到2020年一共招收了12届的学生,所以并不是因为那尔那茜才开设委培班。
第三点是关于那尔那茜的高考成绩,网传那尔那茜高考成绩只有179分,但其实她文化课成绩449分,专业课87分,这是达到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招生要求。
第四点是关于她违反委培协议的事情,委培协议明确要求委培生“必须返回内蒙古工作”,仅在“内蒙古无法安排就业 ”时才允许自主就业。
然而那尔那茜毕业之后以“赴挪威攻读硕士”为理由取回了自己的被管控的毕业证书,这又是不是太过轻松了呢。
而这次的官方通告并没有平息大众的怒火,根据通报那尔那茜真正违规的好像只有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但其他的三点真的没有疑点嘛。
根据国家规定,如果她高考报名造假坐实的话,她的学历可能会像仝卓越一样被撤销。
通报未答之问这份通报就像是一份精心剪裁过的拼图,而其他碎片却没有回答。
那尔那茜拥有的特权是依靠的谁呢?在舆论中被质疑热度最高的就是那尔那茜的父母是谁?他们又是什么职位。
她的母亲敖登高娃作为1982年首届委培生学员,和她的父亲塞纳作为央视资深制片人的身份,是不是那尔那茜“教育世袭”的操盘手呢。
内蒙古的定向委培却成为我们大家眼中的“祖传学历”。
委培班的重启时机是不是太巧合了呢?2007年协议重启又恰逢她的高考年,虽然之后又连续招生了12届,但还是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存在“世袭特权”。
她的违约惩罚是不是又太过轻飘飘了呢?普通的委培生违约应该承担高额的赔偿和引用惩戒,但是在节目中,那尔那茜对于这件事的描述是“出国玩一下”,如此轻描淡写的回答是不是因为对她来说,违约的成本是零呢?
定向委培本身就是国家为了支持边疆地区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优秀的人才回报家乡,当地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想要争取这个名额,但是那尔那茜轻易得到之后又随便的放弃。
她口中的“出国玩一下”背后可能是无数内蒙古学子望而不得的教育机会换来的
还有之前上海戏剧学院否认那尔那茜他“助教”的身份,但是在官网上的记录显示,她却是曾经以“表演课专业老师”的身份出席活动。
这次通报之后,无论之后的调查结果如何,但是我们公众是不允许这样一个践踏教育公平的人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电影《镖人》已经紧急删除了她的演员信息,而她待播的作品《深水》《异人之下2》可能会面临临时换角和删减戏份。
她的商业代言活动也被种植,极狐汽车等品牌终止了她的合作并且删除了她的宣传,正在热播的《长安的荔枝》收视率更是因为她的事情跌破1%,涉及她的影视资本都在用行动划分界限。
而这种种行动无一不是在暗示那尔那茜的特权真相。
而因为她个人问题造成的反方面违约,势必要付上上亿的违约金,即使她的家底丰厚,如此庞大的违约金也能够轻飘飘的解决嘛?
而她的事情发生在高考前后,这让无数考生和家长更加关心教育的公平,那尔那茜的特权让制度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她的特权操作又让多少寒门学子心寒呢?
那尔那茜的事件已经超越了娱乐八卦的范畴,成为就教育公平的公共事件,更是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拷问。
定向委培的政策本是为边疆输送人才的机制,但是却被特权异化成了特权通道,当背景作生利用内蒙古的户籍造假获取名额,那么这个政策将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结语教育公平的基石不应该被特权所侵蚀,一位演员的陨落引发了全民的追问,公众真正期待的,是让制度的公平穿透每一个特权的角落。
当每一个寒门学子都相信挑灯夜读的努力,不会被特权定制的人生所碾压时,高考倒计时的滴答声才能继续成为希望的声音。
发布于:河南省垒富配资-配资实盘正规平台-配资之家网-实盘配资网站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