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作文】
扯闲篇儿(三)一山不容二虎
(总01904-文0969)
您也许要问了,为什么要说张家长李家短,说李家长张家短不行吗?
也行也不行,得看您在哪儿说。在特定的节点上嘴瓢了,说成张家短李家长,这可就不仅仅是犯忌,而真是要砍头呀。不是我在这儿瞎白话,我这就引经据典的给您找两段儿佐证。
——【白话】北京土话。口语发音:“bái huo”。“话”变读、轻声。又作“白货”“白呼”“白攉”。指空谈,闲聊。
清朝秀才李馥荣在《滟预囊》中有这么一段儿:张献忠“夜间潜查,人有私语时事,辄用石灰识其门,次日拘提究治……街民张成恩道邻人闺门,其妻止之曰:'夜暮矣,尚说张家长李家短何为?’贼诇知,侵晨执见献忠,问之,民以实对。献忠曰:'我家长,他家短,是良民也。’ 赏而释之。”
清代中叶,四川学者刘景伯在《蜀龟鉴》中说道:“有街民张承恩夜语,妻曰:'说甚张家长李家短。’逻者以告。献喜曰:'张家长,我胜自成之兆也’。重赏之。由是告密之法繁兴矣。”
文言文猛地一听有点儿不太好懂,我再用大白话儿跟您白话白话。
在明朝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一个叫李自成,一个叫张献忠。
这俩人是老乡,年记相当,阅历雷同,也曾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俗话说:“一山能容百虎,一山难容二虎”。后来,李自成、张献忠双雄并峙,反目成仇,互争短长,便演绎出了“张家长李家短”的这一段儿离奇故事。
话说,张献忠在成都的时候儿,喜欢在天黑以后派出密探、兵丁到大街小巷儿中去,蹲在人家的窗根儿底下偷听,听听屋子里的人在说什么。
图片
虽说这种做法儿有点儿鄙陋猥琐,不大光明磊落,可他张献忠喜欢哪,那些密探、兵丁也只能领命执行不是。
要是哪个密探、兵丁,听见哪个嘴欠的长舌妇说了不该说的话,哪个嘴馋的酒徒传了不该传的小道儿消息,那个密探或是兵丁,就用白灰在他们家的门儿外边儿先做个记号儿,第二天早清儿再来抓人。
大概您又要问了,干嘛不当场抓获啊?您问我,我问谁去呀。也许是怕惊扰了街坊四邻的梦乡,或是白天抓人还有杀一儆百的效应?说不清。
怎么那么巧,在成都城,就有那么老两口子,睡觉前坐在被窝儿里扯闲篇儿。就是因为言语间说到了“张家长李家短”这句话,险些丢了性命。
单说这天黑间,有个叫张承恩的,喝多了祸泉回到家,就跟他老婆坐在被窝儿里扯闲篇儿。张承恩借着酒劲儿,跟他老婆聊起了酒桌儿上听来的邻居家的事。
聊的什么事哪?您别着急,咱们在这儿先解释个名词儿——“祸泉”,解释完惹祸的泉,再说惹祸的事儿。
“祸泉”在过去是酒的代称。
宋人陶穀在《清异录·祸泉》里说道:“置之缾(瓶。píng)中酒也,酌於杯,注於肠,善恶喜怒交矣,祸福得失歧矣,倘夫性昏志乱,胆张身狂,平日不敢为者为之,平日不容为者为之,言腾烟焰,事堕穽(jǐnɡ)机,是岂圣人贤人乎?一言蔽之,曰祸泉而已。”
“祸泉”——古人管酒叫祸泉,这个名字起的好。
当我看完了这段儿陶毂对祸泉的描述,更觉着这个名字起的有意思。想想这些年看见的,听见的那些因为醉酒而惹下的祸事,还真能把那些人那些事和这个酒名儿对号儿入座。
解释完祸泉,咱们再接着聊张承恩喝多了祸泉回到家,跟他老婆没完没了的扯起了邻居家床笫之事而引火烧身的故事。
【未完待续】
【作文】
扯闲篇儿(三)一山不容二虎
(总01904-文0969-插0418-图04081)
图文:梁佛心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垒富配资-配资实盘正规平台-配资之家网-实盘配资网站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